使用证件号或手机号登录

还没注册账号?注册 >> 忘记密码 >>

冬奥延庆赛区2020年竣工,赛区建设进展如何?

时间:2018年09月13日

       8月31日下午,延庆区政府与中标冬奥会延庆赛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招标的住总万科中建一局联合体签订框架协议。这也是继国家速滑馆之后,北京冬奥会再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场馆的建设和运营。


       冬奥会延庆赛区建设规模约101000平方米,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延庆奥运村、山地媒体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地点位于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静态总投资约28亿元(不含土地费用)。整个项目将在2020年6月1日实现竣工。



冬奥场馆建设加速


       北京冬奥会期间,延庆赛区将承担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项目的比赛和训练,承办3个大项4个分项20个小项的比赛,产生20块金牌;延庆冬奥村将向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约1430个床位。


       赛后,两个竞赛场馆将继续承办世界杯等顶级国际赛事,同时成为大众体验冰雪和户外运动的重要场所;延庆冬奥村赛后将转换成为山地滑雪旅游度假酒店,为冰雪运动及山地活动爱好者提供服务;周边村落则将打造成为集民宿、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冬奥小镇。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位于北京延庆区西北部,将作为高山滑雪比赛场地,距离奥运村8千米,行车10分钟,赛场提供观众坐席5000个和站席3500个。主要包括三条竞赛赛道和两条热身赛道、集散广场、出发区、结束区、索道以及附属设施布局。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效果图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同样位于北京延庆区西北部,将作为雪车、雪橇比赛场地,距离奥运村1千米,行车5分钟,赛场提供观众坐席2000个和站席8000个。场馆总占地面积约1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5937平方米,主要包括主赛道、训练道和附属建筑等。主赛道是亚洲唯一一个具备回旋弯的赛道,总长度约1935米,设置了16个弯道,其中第11个弯道是回旋弯。主赛道的落差为127米,相当于47层楼高。


       2018年,延庆将扎实推进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将完成60%,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完成赛道U型槽结构施工,冬奥村和山地媒体中心结构施工将完成50%。



搭建空中救援通道


       延庆赛区举办的比赛项目——高山滑雪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项目难度高、危险性大。为了加强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延庆医疗卫生系统正在搭建一条“空中生命线”。


空中救援演练


       这项工作填补了当地在空中救援的空白,实现了直升机、救护车与延庆区医院急救绿色通道的无缝链接,可及时转运、抢救因公路交通阻塞、交通管制等原因无法到达的伤病员,将为赛时急危重病人员提供长距离快速转运服务。



建设冬奥森林公园


       延庆区计划在张山营镇建设一座冬奥森林公园,目前公园的规划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在建设中将与各项冬奥工程建设结合起来,计划于2018年完成前期手续,2019年完工,届时将成为珍稀树种保育区及冬奥文化展示区。



搭建便捷化交通网络


       兴延高速公路是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南起西北六环双横立交,北至延庆京藏高速营城子立交收费站以北,路线全长42.2公里,其中延庆境内主线全长11.1公里,计划于2018年底竣工通车。


延崇高速示意图


       延崇高速公路与兴延高速相接,起点为延庆区大浮坨村西侧,终点在市界与延崇高速河北段相接。是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道路和2022年冬奥会赛场联络通道。目前,延崇高速项目的9个标段均在紧张施工,预计平原段2018年年底建成通车,山区段2019年年底建成通车。


       全长174公里的京张高铁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冬奥会的配套工程。京张高铁延庆境内主线20.13公里,支线9.25公里。8月31日,京张高铁东北环改建线、西二旗左、右线、疏解线四座特大桥箱梁已全部浇筑完成。



储备专业冰雪人才


       为筹备冬奥,延庆将培养一批“高精尖”滑雪人才。目前,延庆已经聘请了来自瑞士的国际教练,开展滑雪专业技能人员培训班,2017年第一次合作培训共48人。预计到冬奥前,培训人数将达到300人左右。这些专业人才今后可以作为教练培训冰雪爱好者,传授冰雪技能,同时也将建立冰雪人才信息库,为冬奥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此外,为积极响应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延庆积极在冬季开展冰雪赛事、冰雪培训等各项活动。在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里,有的浇筑冰场、或利用气候人工营建天然冰场,有的引入移动式冰场,组建轮滑队、滑冰队、冰球队,积极组织孩子们参与冰雪运动。力争到2022年,延庆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13万人次。


素材来源:北京青年报、新华社、北京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