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证件号或手机号登录

还没注册账号?注册 >> 忘记密码 >>

那些忙碌在冬奥筹办一线的劳动者

时间:2021年05月07日
想为冬奥站好最后一班岗
想为冬奥站好最后一班岗

31岁成为短道速滑的裁判,39岁开始学习英语,47岁成为ISU(国际滑联)短道速滑裁判员……现年68岁的申鸰是目前国内唯一的ISU短道速滑编排记录长。

但申鸰的身份不仅于此。2018年,她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成为了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体育协调处短道速滑项目竞赛主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时候,她就69岁了,那应该是她直接参与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她说,想站好这班岗。
在4月份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作为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场地转换负责人的申鸰一直都揪着心。因为在测试活动中,首体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转换冰面的测试。在冬奥会中,首体将面临在3小时内转换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冰面的重任。而这两个项目不仅赛道的冰温不一样,连防护垫、裁判台、摄影区等区域也需要转换,这给场地转换团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想起测试活动前的心情,申鸰说:“一开始真的觉得会很难,因为首体场馆是个老场馆,经过升级改造后,软硬件虽然焕然一新,但在满足大型国际比赛所要求的空间方面还有些限制。所以大家都会提前做好很多预设,把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都想到。”
事实上在测试一开始,也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第一次场地转换过程中,更换防护垫环节就出了问题,由于沟通不够通畅,转换时间出现延误。发现问题后,当天中午我们召开会议,及时更改转换机制,并发到沟通群中。综合两天演练来看,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申鸰说。
就这样,经过6天7场的转换,转场团队的工作也越来越顺畅。但整个团队始终全力以赴,直到测试活动全部结束的那一刻,申鸰才长长舒了口气,并和身边的团队工作人员一一拥抱:“这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新课题,因为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冬奥会。通过这样的反复测试,可以让我们为明年2月份的冬奥会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测试活动圆满结束,不过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场地转换团队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短道和花滑常年都是自己比自己的。今年下半年测试赛,还是分开进行,不存在冰面转换的测试。因此我们必须好好总结,继续完善转场中的每个细节。”申鸰说。
20年志愿生涯让我充满激情

离4月4日下午“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的“观众压力测试”还剩一天,五棵松体育中心志愿者经理陈大鹏已经完全进入“冲刺”状态。与之前测试赛都没有观众不同,本场测试赛将允许1000名观众入场,所以被称为“观众压力测试”。

本次观众压力测试是临时增加的,所以留出来的准备时间很短。1000名观众,其中包括150名外宾,从入场检测健康宝、测体温、验票、入座、离场等都需要经过志愿者有序引导。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如何安排点位、每个点位志愿者数量安排、翻译志愿者的安排等等都需要陈大鹏和他的团队进行周密协调。

而本次观众压力测试五棵松体育中心只开放一个入口,就是为了对标奥运赛时每个入口大约有1000名观众进场,但进场路线如何设置、如何防止人员聚集、在哪里处理应急事件等,仍然需要陈大鹏团队和场馆运行团队、安保团队、技术团队等进行商议。
压力测试前的那个晚上,几个团队之间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所有人讨论到最后,陈大鹏称之为“几乎要吵起来了”,因为大家都想完美地完成这次压力测试任务,但各个团队之间总有一些交叉会导致运行不顺。最终,大家讨论到凌晨才协调出最终方案,之后陈大鹏没回家,在附近找了个宾馆,凌晨1点半才睡下,一早7点又赶回五棵松继续工作。
尽管辛苦,但最终这次观众压力测试圆满结束,作为既服务过北京夏奥会,又将服务北京冬奥会的“双奥志愿者”陈大鹏直言:“能为两届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很自豪。”
2001年,还在中国地质大学读书的陈大鹏成为了北京大运会志愿者,那是他第一次从事志愿服务,陈大鹏说:“那次志愿者经历在我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之后,他还作为志愿者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阅兵、国庆70周年阅兵等等。
20年过去,陈大鹏从一名志愿者成为了一位统筹志愿者工作的人,同时他的本职工作是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现在陈大鹏的工作状态是早晨和晚上完成校内工作,白天在五棵松体育中心进行志愿者经理的工作,每天都是连轴转。
4月上旬的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结束后,陈大鹏团队进行的工作是整理测试活动期间遇到的问题、精准定位志愿者职责、优化志愿者队伍等,工作依然繁重。陈大鹏说:“20年的志愿服务生涯,让我开拓了眼界。尽管是服务他人,但我因此变得有热情有激情,我也懂得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曾经那颗种子已经长成大树了。”

文艺青年成为冬奥建设尖兵

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赛区,场地依小海陀山而建,最长赛道全长约3000米,垂直落差约900米,在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四无”山区,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从早期的骡马队驮运货物上山,到使用卷扬机通过绳索运输材料,再到如今连接所有雪道的道路全线贯通,“海拔2198米高的小海陀山就这样被我们一点点征服。”37岁的北控京奥建设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刘文浩感叹道,“我们的目标就是建造一座世界认可的场馆,如今实现了。”
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刘文浩曾是个文艺青年,2013年,他加入北控置业,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选择让自己与奥运结缘。2016年,北控置业宣布将承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此时正忙着其他工程精装修任务的刘文浩得知了这一消息,他的内心激动不已。“只要冬奥项目需要,我随时待命,当时领导找我询问意向时,我就这么表态。”
几年间,担任着高山滑雪中心工程部副经理一职的刘文浩和团队成员一起担重任、破难题。由于冬奥项目的特殊性,建设高山滑雪中心的工程并没有类似项目可进行参考。刘文浩通过不断的自学和摸索,并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最终形成公司的总控计划目标。
实际困难不止于此。由于小海陀山海拔较高,在建设期间,施工人员在夏季要经受太阳暴晒,冬季则要面对寒冷大风天气的考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2017年的冬天,零下30摄氏度的情况下,团队用了17天的时间做了60米样板段。因为天气寒冷、海拔较高,一些机械降效明显,但团队和施工队伍克服种种困难,一起加班加点完成施工,让国际雪联专家看到了未来赛道的建设效果,并得到了高度认可。”他说,“夏天的时候,强烈的紫外线常常把建设者晒到脱皮,但是为了保质保量完成9000多米的赛道建设,我们必须保证每个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将每个时间节点都当做最终完工时间来做。”
辛苦付出总会有回报。国际雪联专家此前来到建设完工的高山滑雪中心考察时,对场地情况赞不绝口。“希望运动员们能在这一条条雪道上赛出好成绩!”刘文浩说。

用心做好场馆运行“大管家”


作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工程管理部的一名工程师,赵炳陶每天都在场馆穿梭,从工程建设之初,到如今进入场馆维护管理阶段,哪里出现问题,他就需要到哪里。“善观察、勤走路、能动手,是我这个工作的特点。”刚走出场馆的赵炳陶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每天走上3万步是家常便饭。”
2018年初,满怀奉献奥运梦想的赵炳陶参与到“冰丝带”工程建设之中。彼时的“冰丝带”正处于土方施工阶段。“我一直梦想能参与奥运工程建设,北京奥运会我没赶上,内心一直留有这个情结,所以这次我毫不犹豫地来到这里。”
从场馆的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到最快的冰、智慧的馆,赵炳陶亲身经历并见证这座场馆一点点成长。去年底,“冰丝带”实现完工,赵炳陶“摇身一变”,从一名工程建设者成为工程管理者。“这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岗位。工作十余年,我更多是与图纸、钢筋、混凝土打交道,工程收尾完成,辗转去新的项目。而这一次在‘冰丝带’尝试工程管理工作,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
面对新岗位,赵炳陶内心很激动,可实际工作上手后,他却发现并不简单。在4月初进行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期间,为保障场馆运行安全有序,赵炳陶每天7点前到达场馆并完成巡视检查,晚上近10点离开场馆,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他也是场馆工作人员中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拨。“现在的工作有点像场馆设施的大管家,要求你不仅要熟悉场馆各点位的设备设施,还要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出在哪,怎么样快速解决。”他说,每天都需要进行两次例行巡查工作。从场馆永久设施到临建,从关键机房到消防、安防等核心设施,单次巡查下来就得走上1万步。“在测试活动期间,我们团队共处理场馆设施故障10余次,有效地保证场馆运行安全平稳。”
在赵炳陶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各式图纸。在他的办公桌一角,整齐码放着几个厚厚的记事本,每个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内容。“我要求自己要对场馆各个点位和设备设施达到‘如数家珍’的地步。”他说,“同时我也希 望继续发挥专业特长,用心服务和保障好明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

“冰立方”里的技术支持主管

“通信经理吗?我是技术支持主管小弭,有紧急技术支撑需求,请及时进行处置。”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场馆技术团队技术支持主管弭霁航的声音有些焦急。这是4月2日深夜11时的一幕,当时,“冰立方”内刚刚结束了“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冰壶比赛混双决赛,技术工作人员在闭馆巡查时,提出紧急技术支撑。
回忆那天的情况时,弭霁航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场馆的技术骨干刚刚完成一整天的保障巡视。但为了确保第二天比赛顺利进行,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大家仍然坚持召集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支撑方案研讨,明确需求支撑方案,这样大家心里才能踏实。”最终,经过技术团队的反复论证,多种测试,终于确认最终实施方案。“虽然只是一个支撑需求,但是团队仍然认真研讨方案,尽全力做到最好。技术团队离馆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时至今日,我回忆起这件事仍觉得感动,为我们技术人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感到自豪。”弭霁航不无感慨的回忆道。
测试活动中的这段“小插曲”,说明了弭霁航及其所在整个“冰立方”技术团队的工作性质,用她的话说,那就是“技术工作无小事,事事都需严谨”。
“技术支持主管,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场馆与技术运行中心、用户与各个专业工程师之间的一个沟通桥梁,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问题属于哪一个领域,让专业的团队去解决问题。”弭霁航和记者强调,她这座“桥梁”,需要在遇到问题时考虑得全面一些,“比如场馆内有打印机坏了,我就需要意识到这既可能是硬件的问题,也可能是网络问题,所以就需要同时反馈给相关专业的经理进行及时的处置,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对于只有23岁还在读研究生的弭霁航来说,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她和记者坦言,由于自己是在校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一开始并未能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靠着自己的勤奋学习和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她最终得到了团队的认可,在测试活动中承担了技术支持主管的工作。
弭霁航面临的挑战不只来自“冰立方”的技术问题。自去年12月进入场馆工作后,她就需要同时兼顾学业和工作,“我和其他运行团队成员一样,每天都是要到场馆内工作的。所以一般只能晚上和周末‘补课’,完成作为研究生要承担的学业和科研任务。”弭霁航坦言,自己经常会熬到很晚,周末也几乎没有休闲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想尽办法让自己更精神,“我每天会早起一会儿,在学校的操场上跑上1000米,午休时也在‘冰立方’周围跑跑步,运动能让人精力更充沛嘛!”
虽然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不少,但弭霁航乐在其中,她告诉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自己虽然没有到现场观看比赛,但至今还留着父亲买给她的吉祥物“贝贝”玩偶。北京冬奥会举办时,她希望自己不只是能再收藏一套“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而是为祖国的大事儿做出自己的贡献,“2019年在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时,知道了学校有服务北京冬奥会的‘冬奥专项计划’研究生。当时就特别兴奋,立即就报名了。现在,我觉得特别光荣,因为我为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在工作中展现了北邮人和当代中国青年的风采!”
图片及信息来源:北京冬奥组委、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