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之城的北京冬奥村
10月31日上午;随着北京冬奥村项目12号楼的最后一根钢梁被吊起安装到楼顶的预定位置上,北京冬奥村项目一标段工程的11栋楼主体钢结构全部实现提前封顶。今年年底前,冬奥村一标段工程主体结构将全面完工。
2022年冬奥会的北京赛区,将负责主办冬奥会开、闭幕式和所有冰上项目比赛。届时,北京冬奥村将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赛区运动员提供居住和生活服务。北京冬奥村包括居住区、广场区和运行保障区三个部分,其中居住区提供约2300个床位,以及运动员餐厅、健身设施、医疗和信仰服务设施、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办公室等。
北京冬奥村北临奥体中心、奥林匹克中心区,南倚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依中轴大道。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体育在这里交融,冬、夏两届奥运会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将在这里呈现给全世界。
规划构思:合院——形制规整、中心对称
冬奥村整体规划采用对称布局,形成规整的空间形态,呈现出现代合院大气稳重的气质。利用立面的风格变化,设计团队将整个园区分为三种组团类型——中间四栋楼为一个组团类型,四栋楼外圈形成一个环状组团类型,其他角部为一种组团类型。
▲对称布局及组团分类示意图
中心绿地广场融入乾隆年间“冰嬉图”元素,在院落的核心区域打造适应多种运动的共享空间。每个地块的东西两侧建筑首层及二层局部架空,使得建筑更显轻盈,同时将城市空间引入项目的公共空间,为城市退让出一片充满活力的共享区域。
▲冰嬉图示意及组团示意图
▲北京冬奥村占地规划图
立面设计:现代手法与传统色彩的结合
通过对周边建筑的色彩、材质和立面风格的分析,同时结合冬奥会和人才房应有的气质,冬奥村将借助现代语汇和科技手法体现出中国传统色彩和文化内涵。立面更多采用浅色石材、深灰色金属以及具有纹路的彩釉玻璃等材质,形成雅致的黑白灰色调,凸显出中国传统的书画意境。建筑在形体上做了圆角处理,避免了方正形体带来的拘谨,更加自由灵动,对城市空间更友好。
▲北京冬奥村立面细部效果图
屋顶花园:绿色生态的第五立面
屋顶为开放公共空间,通过种植景观丰富活动空间,改善局部气候,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的第五立面。同时,屋顶设置了太阳能板,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北京冬奥村立面细部效果图
户型设计:全龄化住宅、开放的智慧社区
户型规整,南北通透,动静分区,功能齐备——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北京冬奥村的户型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独立电梯入户可以增强仪式感;装配式钢结构实现户内无柱或少柱的灵活空间;预留增设无障碍设施的条件,打造全龄化住宅;以“社区健康化”为设计理念,以人的全周期需求为导向,依托大数据,打造可进化、有感知、交互式开放智慧社区。
▲北京冬奥村室内效果图
设计亮点
建筑科技
北京冬奥村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新型工业化方式为建造手段,运用绿色、健康、智慧、低能耗等集成技术,打造高品质、高舒适度、高尚的健康人文国际社区。在这里,可以尽情畅想未来生活方式,体验引领建筑产业现代化新技术革命。
冬奥村建筑从柔性空间、高舒适、超低能耗、智慧化、人文等五个维度出发,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未来建筑,具体措施包括:空间灵活可变技术、装配式可更换内装技术、高品质室内环境营造技术、生理节律光环境营造技术、高性能外围护结构系统(高效保温隔热-无热桥-高气密性)、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智慧化建筑及社区技术、全龄化适配设计、社区共享生活服务导入等。
北京冬奥村以绿色建筑三星级和WELL建筑标准为建设目标,关注居住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致力于为运动员提供国际先进的高品质、高舒适度居住体验。
Tips
WELL标准是专注于建筑使用者卫生与健康的建筑标准。通过空气、水、营养、光、健康、舒适及精神等7大要素,对人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认证、监督。
在设计中,对较为重要且民众关注度较高的PM2.5、甲醛、TVOC等空气质量指标、饮用水等水质指标、环境噪声限值等舒适指标、共享健身空间等健身设施指标、无障碍设计等人文关怀指标、食品标识要求等服务指标等均进行了要求或引导,并辅以绿色宜居的社区生态环境,保障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高标准设计确保建设满足WELL V2金级及以上标准。
奥运遗产利用
北京冬奥村赛后将作为人才公租房投入使用。奥运景观、无障碍设施和餐厅、运动器材、医疗站等大部分赛时服务设施将作为积极、持久的奥运遗产予以保留,推动奥林匹克理念和价值观的广泛传承,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
无障碍
以编制完成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作为指导,结合IPC(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无障碍设计指南要求,北京冬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在现有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将无障碍通行、卫浴设施、客房标准进行了提高。冬奥村将展示中国无障碍建设的最高水平,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体验。借此推动国家无障碍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信息及图片来源:北京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