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证件号或手机号登录

还没注册账号?注册 >> 忘记密码 >>

冬奥城市回顾 平昌冬奥会

时间:2020-02-23

随着北京2022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场值得期待的“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就要在我们身边召开了,激动之余,小编带你分二十三期,一起回顾一下历届奥运城市吧。





空格2018年2月9日-25日韩国平昌迎来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冬奥会时隔20年重返亚洲,也是韩国历史上首次举办冬奥会。

空格其实在此之前,平昌曾申办过两次冬奥会,都在最后一轮投票中遭遇对手逆转。然而平昌并未气馁,在总结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加大宣传和准备力度,第三次冲击申办冬奥会,终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冬奥会举办权。

平昌在哪里?

空格平昌是韩国东北部沿海小城,位于韩国江原道,是韩国第三大郡,距离首尔180公里,人口不足5万,是韩国著名的度假山城。


图片来源于:国家地理中文网


空格平昌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由于地处太白山脉,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又四面环山,所以冬天雪量很大,特别适合冬季运动。

空格有着“亚洲的阿尔卑斯”美誉的平昌郡有一个城市口号叫做“快乐700”,因为据说无论对人还是动物来说,海拔700米左右,都是最适宜高度。美丽的平昌郡山川、湖泊和庙宇更增添了这里的魅力。因此当地政府将江原道指定为奥运特区。


平昌Alpensia度假村滑雪场

冬奥会跳雪、铁人赛、长橇比赛举行地

(图片来源于韩国旅游官方网站)


空格2018平昌冬奥会虽然是以“平昌”名义申办的,但实际项目的举办地分布在江原道的平昌、旌善和江陵三地。该届冬奥会的开、闭幕式以及大部分的雪上运动都在平昌郡进行,而所有冰上运动在江陵市进行,高山滑雪滑降比赛则在旌善郡进行,共有12个竞赛场馆,1个开闭幕式场馆。

空格场馆虽多,但各赛场间路程均在30分钟内。此外,平昌冬奥会为实现“低碳绿色奥运”的目标,6个新建场馆全部安装了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施。


平昌冬奥会回顾
平昌冬奥会的主题口号:

“激情同在(PassionConnected)!”


平昌冬奥会的会徽



平昌冬奥会的吉祥物


平昌冬奥会的奖牌  


平昌冬奥会的火炬


空格平昌冬奥会共设15个大项,102小项。这是冬奥历史上金牌总数首次超过100枚的冬奥会。本次平昌冬奥会共有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2922名运动员(女子1242人男子1680人)名选手参加冬奥会比赛。

空格平昌冬奥会的开幕式以“和平”作为主题,韩国与朝鲜代表团联合入场,这是朝韩双方10年来第一次在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上共同举旗入场。

空格最后的点火环节,由韩国国宝级运动员金妍儿完成一段冰上独舞后点燃奥运圣火。

空格和以往的惯例不同,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的入场是按照代表团韩文顺序。中国代表团,由周洋作为旗手,举着五星红旗带领中国代表团第65位登场。



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

空格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除了竞赛层面,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闭幕式2022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正式从平昌冬奥会组委会手中接过冬奥会会旗的场景。闭幕式上,北京进行了8分钟的文艺演出,向全世界发出第24届冬奥会的邀请,冬奥将正式进入“北京时间”!


中国在平昌冬奥会上成绩回顾

空格本次冬奥会中国队派出82名运动员,冰上和雪上项目各占一半,这对于长期存在“冰强雪弱”格局的我国是新的提升、新的亮点。

空格本届冬奥会中国队共取得9枚奖牌(1金、6银、2铜),这9枚奖牌分别来自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空中技巧、单板U型场地和花样滑冰五个项目,获奖牌项目数创历史新高。这表明我国冰雪运动在整体发展,人才厚度也在逐渐扩大。


金牌



空格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了世界记录,为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夺得了唯一一块金牌,同时这也是中国短道速滑男队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银牌

空格单板滑雪女子U型池决赛-刘佳宇,这是中国队在本届平昌奥运会收获的第一枚奖牌,也是中国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空格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决赛-贾宗洋,以落后冠军仅0.46分的成绩,获得亚军。

空格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张鑫,收获一枚银牌,这也是中国队连续四届在该项目上获得亚军。

空格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隋文静/韩聪,以总分235.47遗憾获得亚军,仅落后冠军0.43分。

空格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李靳宇,年仅17岁的00后小将首次参加奥运会,以2分25秒703的成绩摘银。

空格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由武大靖、韩天宇、陈德全和许宏志四人组成的中国队,收获了一枚银牌。


铜牌


空格速度滑冰赛男子500米决赛-高亭宇,获得铜牌,这是中国男子速滑历史上的首枚奖牌。



空格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孔凡钰,获得铜牌。



信息来源: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网 

信息来源:北京冰雪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