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传承志愿者的力量
从2014年第一次做海外志愿者,到策划发行第一本海外志愿服务读本,再到今年作为副主编再次出书为后来人领路指引;从索契到北京,将志愿者精神由奥运延展到生活;从初心热爱到带着责任前行,对王雷而言,志愿者工作就是生活中最大的爱好。他希望打开自己,了解更多的文化;还希望带着使命感,通过志愿工作,为更多拥有“世界公民”概念的年轻志愿者们,分享一点点经验;更希望将中国这张最绚烂的名片,分享到全世界,期待2022年的北京,用志愿者的微笑,展示最好的祖国。
一次次海外志愿的经历记忆犹新
对于很多人来说,北京奥运会都是终身难忘的,对于王雷而言,这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2008年,当时还在读大学的王雷,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了北京奥运会中。志愿者的经历让他受益良多,从此,他对于奥运会、对于志愿者工作的热爱一直延续。
2014年,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作为中国志愿者,王雷成功申请到滑雪中心摄影助理志愿者的岗位,成为来自全世界22,000名志愿者中的一员。在索契,王雷的工作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记者们服务。
志愿工作充满各种突发情况,年轻的王雷希望做好每一个细节。有一天,滑雪比赛结束,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个摄影师急匆匆跑过来说,他的三脚架落在赛场了,王雷立即安慰他别着急,并表示会陪他去找。从工作间到滑雪场,需要爬15分钟的雪山,而且就算到了滑雪场,要找一个小小的三脚架,基本上也是大海捞针。在零下15℃的低温里,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借着满地的白雪和手电筒发出的微弱亮光寻找着。王雷激动地说,“一个小时后,当发现那个三脚架的时候,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摄影师更是兴奋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着China。”
在索契做海外志愿者的经历,让王雷有了充分的经验,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他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各种工作。2016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发布公告,面向全球招募志愿者。在递交了基本简历、申请表,又经过了初步筛选、笔试、视频面试之后,王雷很快收到了好消息,他成功入选了平昌冬奥会志愿者。
一
在平昌,他的工作是在速度滑冰馆礼宾部做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陪同接待,因为国际奥委会成员、或其他国家奥委会委员在速度滑冰馆观看比赛时,都会有专门的休息区域,他主要负责这个区域的接待工作。
根据工作需求,王雷提前一周抵达平昌。2月9日开幕式现场,王雷在VIP大厅里碰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领导,“当我说自己是来自北京中石化的志愿者,他们都称赞说跑这么远来做贡献特别棒,我们一起合影,那种感受非常骄傲。”
一段段跨越文化的友谊美好动人
对于王雷来说,参加奥运会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跨越文化的友谊和帮助让他非常感动。
回忆第一次海外志愿的经历时,王雷说:“刚一到索契,我就懵了,从机场到志愿者村的时候,我不但下错了车站,还把背包落在了大巴上。我的护照、签证、志愿者邀请函等贵重物品全都在背包里,就在我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两个外国志愿者热情地帮我找回了背包,那一刻我的心中觉得非常温暖。”
在索契冬奥会期间,中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北京和张家口将申请联合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作为当时冬奥会的志愿者,王雷和他的小伙伴们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想着为北京申办冬奥会做点贡献。他们商量后,就在索契奥林匹克公园拉开了写着“志愿服务索契冬奥会 助力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签名横幅。
“当时各种肤色的人们一下子就围了上来,人们纷纷在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其中有一个来自英国的志愿者,在横幅上用中文写下‘中国加油’的时候,还问我三点水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还有一位脸上画着俄罗斯国旗的大叔,签完名后,拉着我不停地追问这个横幅会放在哪里?”
“志愿者之间更容易沟通,因为大家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有很多人都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平昌冬奥会上一位韩国19岁的志愿者让王雷印象深刻,“我们是一个志愿者小组的,他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非常喜欢,华为、联想、阿里巴巴、腾讯等他几乎如数家珍,他的志向就是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在韩国人都支持国产手机的今天,他用的却是中国手机。平时生活中,他坚持每天学中文,现在可以和我进行基本对话。”
还有一件让王雷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一次花滑比赛,王雷非常想去现场给中国选手加油,因为组委会一般都会给志愿者准备一些观赛票,于是王雷向组委会申请,可是当时已经没有票了,一位会说中文的韩国志愿者姑娘,听到王雷说中文,就特别热情地帮助他,最终帮他找到了一张票。“大家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后,会对我们非常友善,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温暖。”王雷回忆时说道。
一本书传承志愿者的力量
有了索契志愿服务的经历,王雷希望将这份经验总结下去。2017年底,他联合志愿服务专家向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去平昌的中国志愿者进行培训,帮助大家讲解有关中国志愿者、奥运会、志愿工作、志愿服务、志愿礼仪,主办国历史文化、海外应急等方面的知识。
2018年1月,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委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的平昌冬奥会中国志愿者冬令营在北京成功举办。为了进一步总结平昌志愿服务经验,2018年4月份,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支持并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正式拉开了平昌冬奥会中国志愿者文集的序幕。研讨会对主题、大纲等细节进行了讨论和确认。2018年中旬,征文工作正式面向志愿者们启动,经过志愿者撰稿、专家编辑一对一沟通打磨,文集于2019年2月份定稿,最近正式出版发行。
对于这本书,王雷说:“希望总结平昌冬奥会的经验,这也是我们对奥林匹克遗产的继承。”今年,王雷入选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新一届理事会个人理事,致力于完善我国海外大型赛会志愿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后来的志愿者。”王雷说,“在去平昌之前,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想看看平昌冬奥会的赛会志愿服务是怎样做的,希望总结经验服务于北京2022,去了之后发现,更多时候是我们在帮助他们提升。我们有这样的水平和能力,但是体系并不完善,我们的志愿者注册人数在不断提升,这是一种趋势。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年轻人对于出国进行志愿服务的想法更加强烈,‘世界公民’的角色和意识在新一代里面是更强烈的,希望我们现在能多做一些,为他们以后的志愿工作铺路。”
2019年祖国70周年大庆,北京团市委从北京市公益服务领域挑选出70名志愿者代表,组成志愿先锋服务队,希望把北京市的志愿服务推到新的高度。王雷被选中并分在城市志愿服务站工作,从8月份开始到10月份,整整三个月的周末,王雷从来没有休息过。每个周末,他要么是在城市志愿服务站,要么在审校文稿,要么在世园会。从没有过城市服务工作经历的王雷,感慨北京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到达了相当的高度。“在平昌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大多还停留在导航阶段,而北京做了很多特色的志愿服务,比如对于中国特色和文化进行讲解。记得有一次,有一群发展中国家的访问学者到访,志愿服务的大爷大妈们,用熟练的英文教他们如何剪纸,大家都惊叹于北京的城市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一份热情收获爱与成长
在平昌冬奥会之前,王雷的本职工作在中石化董事会秘书局,如今转到了资本和金融事业部,主要从事新兴产业的投资研究和规划。新的工作需要相当多时间和经历的投入,即便如此,他还是将绝大多数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志愿工作中。
王雷坦言,对于他来说,志愿服务不是事业,而是爱好,“每次在志愿工作中,我都会非常开心,这是一个能看到自己不断进步和变化的过程,在服务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提高,让王雷有了更广阔的视野。这种正向的交流不仅让王雷提升了自信,也让他对于不同文化和民族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我觉得这个世界变得不再是非黑即白,而是多元彩色的,这种自我认知和对于世界认知的变化非常美好。”
更为难得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王雷同样收获了人生路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还记得2014年去索契的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甚至都不知道要带一面国旗放在房间里,这样可以告诉大家我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现在我希望能够作为先行者,总结之前的各种经验分享给后来的志愿者们,希望能帮助他们在志愿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美好。”
王雷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中国青年、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光荣与骄傲。“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也是中国最好的名片,是中国强大的象征。北京和张家口一定能够再一次为全世界带来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
供稿人:宋翃
“奥运之家”微信公众号欢迎志愿者们投稿,讲述参与志愿活动的难忘经历,分享精彩志愿活动,抒发志愿感悟与心灵成长。相关内容请发至奥运之家投稿邮箱,欢迎关注支持。
奥运之家投稿邮箱:aoyunzhijiaclub@163.com